|
|
 |
子栏目导航 |
 |
 |
会 员 服 务 |
 |
 |
中国生物教学网简介: |
 |
|
中国生物教学网是一个集教学资源、生物论坛、个人博客于一体的大型生物教学网站。现已有会员近五十万,资源超五万个。网站致力于为广大的中学生物老师服务,全力打造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学交流平台,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资源共享精神。您可以从网站中免费下载到大部分的资源,同时网站也期待您上传资源到网站参与共建,我们将回报给您更多更好的资源。 |
|
|
|
|
|
|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教案学案 |
1点 |
0 |
179 K |
·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型新授课[来源:Zxxk.Com] 1.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2.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教案学案 |
0点 |
0 |
108 K |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型新授课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情感态度价值观(1)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2)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教学重点(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1)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学案 |
教案学案 |
1点 |
1 |
140 K |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预习学案,初步了解掌握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二、预习内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主要由_ |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24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11 |
1638 K |
·知识与技能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介明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二课时(教学案) |
教案学案 |
0点 |
4 |
319 K |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2课时【学习目标】1、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2、举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3、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5、生物膜的应用【学习重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学习难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自主学习】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1)运输方向 &n |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二 |
教案学案 |
0点 |
4 |
264 K |
·学科:生物 编号:_15_ 年级:高一 级部: 二部 日期:2013-10-28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二) &nbs |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 |
教案学案 |
0点 |
3 |
296 K |
·学科:生物 编号:_14__ 年级:高一 级部: 二部 日期:2013-10-28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 &n |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课件(共45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52 |
3736 K |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4.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与漏斗中的溶液互换,液面怎么变化?原因?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教学课件 |
0点 |
40 |
320 K |
·二、讲授新课:扩散作用出示气体扩散的FLASH,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由此引出液体和固体也是如此。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墨水滴入清水中所存在的扩散作用。当两种溶液连通时,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那么,水分子进出细胞是否也是一种扩散呢?(出示渗透作用的FLASH)学生:是的。教师(讲述):除水外,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物质,由于分子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
教案学案 |
1点 |
7 |
701 K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来源:学科网ZXXK]新课导入以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经验为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当我们咸的东西吃多的时候比较容易口渴;腌制的咸菜会变软变干;盐碱地中的植物长势萎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学生观察倾听思考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
教案学案 |
0点 |
7 |
68 K |
·九.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入必须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那么物质是怎么通过细胞膜而进出的呢?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开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首先我们这一节课先了解一下物质跨膜动输的现象和实例: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板书)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渗透现象的实验 |
生物的流动镶嵌模型 |
教案学案 |
0点 |
11 |
81 K |
·九.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细胞膜的功能):教师提问: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什么 ? 2、结合初中所学细胞的知识,说说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回答:回顾所学细胞知识作出回答。教师总结:细胞膜;功能: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结合书上的图示说明)第二部分(科学家对细 |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教案学案 |
0点 |
15 |
85 K |
·第二部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教师讲述:一些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结构,而另一些分子不能通过,但细胞 也吸收这些分子,这些分子跨膜的方式是什么方式呢?首先我们看第一种方式;一、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二、1、自由扩散:展示动画 教师提问:1.物质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2.需要其他物质参与么? 3.水分的渗透作用中水分跨膜符合这种方式吗? 学生回答 教师 |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67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48 |
2574 K |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67张PPT) 考纲要求: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B) 2.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B) 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B) |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共58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35 |
2224 K |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共58张PPT) 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活动中,根据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用哪一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
物质跨膜运输 |
教学课件 |
0点 |
35 |
858 K |
·物质跨膜运输 29ppt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教学课件 |
1点 |
55 |
2168 K |
·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教学课件 |
1点 |
19 |
1572 K |
·本节聚集: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这对于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 |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
教学课件 |
1点 |
31 |
3759 K |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21ppt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 所起的作用。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
教案学案 |
1点 |
22 |
50 K |
·市级赛课 特等奖 教学设计《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第1 课时的“水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了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学案 |
教案学案 |
0点 |
16 |
336 K |
·市级赛课特等奖学案2.探究活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Ø 提出问题: &nbs |
第4章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教学课件 |
0点 |
60 |
1036 K |
·课前篇【学习目标】1.分析渗透装置的主要构成。2.完成问题探讨的思考讨论题。3.尝试总结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 |
生物膜系统 |
教学课件 |
0点 |
19 |
1132 K |
· 生物膜系统,20ppt 假设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化合物, 甲乙丙最可能代表哪三种化合物呢? |
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 |
试卷资源 |
1点 |
76 |
362 K |
·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如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
第四章第2、3节随堂自测 |
试卷资源 |
0点 |
36 |
398 K |
·A.③是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有流动性B.①是糖蛋白,糖蛋白对所有细胞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C.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解析:选B。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而某些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识别作用。(2012·西宁第十四中学高一检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第四章第1节随堂自测 |
试卷资源 |
0点 |
38 |
330 K |
·A.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乙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解析:选C。错选B项的主要原因是受思维定势影响。误认为平衡状态时浓度应相等。在图乙中,高出液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应与渗透压平衡。水柱产生的压力向下,而渗透压方向应向上,即漏斗内液体浓度应高。(2011·新课标全国卷)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
共 364 个资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 1/13页 30个资源/页 转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