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子栏目导航 |
 |
 |
会 员 服 务 |
 |
 |
中国生物教学网简介: |
 |
|
中国生物教学网是一个集教学资源、生物论坛、个人博客于一体的大型生物教学网站。现已有会员近五十万,资源超五万个。网站致力于为广大的中学生物老师服务,全力打造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学交流平台,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资源共享精神。您可以从网站中免费下载到大部分的资源,同时网站也期待您上传资源到网站参与共建,我们将回报给您更多更好的资源。 |
|
|
|
|
|
|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
教案学案 |
0点 |
0 |
70 K |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 |
第4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同步练习 |
试卷资源 |
0点 |
1 |
93 K |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单元测试题 |
试卷资源 |
0点 |
52 |
476 K |
·一、选择题(共56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 |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92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6 |
6924 K |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92张PPT)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46张PPT) |
教学课件 |
1点 |
39 |
5436 K |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46张PPT)阅读课本65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数学模型?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3、数学模型有哪些表达形式? |
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116张PPT) |
教学课件 |
2点 |
27 |
13901 K |
·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116张PPT)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群落。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
第1节种群的特征(共46张PPT) |
教学课件 |
0点 |
59 |
5273 K |
·第1节种群的特征(共46张PPT)(1).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的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
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42张PPT) |
教学课件 |
0点 |
42 |
5706 K |
·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42张PPT)\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爆炸声是有史以来最响亮的声音,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祼地。 |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
教学课件 |
0点 |
22 |
964 K |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1、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26张PPT) |
教学课件 |
0点 |
21 |
2379 K |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26张PPT) 学习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细菌种群数量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目标: •通过探究细菌种群数量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
生态系统的结构 |
教学课件 |
1点 |
27 |
4912 K |
·生态系统的结构 39ppt思考 :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 |
种群的特征 |
教学课件 |
1点 |
51 |
2313 K |
· 种群的特征 43ppt 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及一定自然区域能互相交配的生物类群。例如:冬小麦、水稻、鲤鱼、狼等。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
2011级高二理科班生物培优试卷(六)人教版 |
试卷资源 |
2点 |
46 |
215 K |
·种群与群落部分1、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2、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年龄(岁)甲(百万)乙(百万)≥701.917.860~692.715.450~593 |
2011级高二理科班生物培优试卷(五)人教版 |
试卷资源 |
1点 |
41 |
482 K |
·种群、激素等部分、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3、人在惊险情况下,会出现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等生理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B.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 |
生物必修三第3-4章试题 |
试卷资源 |
1点 |
154 |
111 K |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检测题1.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
教学课件 |
0点 |
129 |
1288 K |
·学习目标: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区别?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 |
教学课件 |
1点 |
66 |
1703 K |
·44页ppt课件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种群K值得是否变化?如果变化,那怎样变动?2、识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学习种群数量变化,对于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
《种群与群落》综合测试题 |
试卷资源 |
0点 |
240 |
207 K |
·安庆市示范高中2013届《种群与群落》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 |
种群的特征 |
教学课件 |
1点 |
72 |
7712 K |
·33页的ppt课件。学校公寓楼前池塘里的全部鱼。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小海菜市场上销售的全部乌骨鸡。 |
种群的特征 |
教学课件 |
0点 |
110 |
3300 K |
·36页的ppt课件。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教学课件 |
2点 |
108 |
3440 K |
·49页的ppt课件。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是环境容纳量?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
教学课件 |
0点 |
65 |
680 K |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5.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 部学生和老师。 |
生物必修3导学案:4.4 群落的演替.doc |
教案学案 |
0点 |
78 |
90 K |
·4.4 群落的演替 导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学习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一.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
共 285 个资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 1/10页 30个资源/页 转到:
|
|
|
|
|